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中國制造開始努力轉型升級,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企業,將視野瞄準了全球市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中國制造業品牌,迎來了“走出去”的最好時機。
抓緊提升“中國制造”含金量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實現了長足發展,大批制造業企業逐漸成長,開始參與國際競爭。但長久以來,我國制造業發展模式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處于產業鏈低
端。這就造成我國盡管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卻很少有在國際上廣為人知的制造業品牌。反觀歐美,著名制造業企業的品牌在全球家喻戶曉,即便是日韓,
也有索尼、三星等在國際市場上響當當的名號。
這種品牌影響力的差異,不僅僅影響了全球用戶對中國制造的認知程度,還直接影響
了國內制造業企業的利益。蘋果公司iPhone的利潤分成比例,就是最好的例子:生產和銷售一部iphone手機,美國、日本、韓國分別憑設計和技術獲得
49.4%、34%和13%的利潤分成,而負責制造的中國企業靠生產僅能獲得不到4%的利潤分成。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清華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博士生導師鄭毓煌教授表示,目前為止中國沒有世界級的制造業品牌,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累積時間短,中國發展經濟的時間比較
短;第二,中國企業對“以顧客為中心”的先進營銷理念認識不夠,這個理念包括了產品或服務給顧客的價值、滿意度、忠誠度等;第三,競爭環境缺乏以及政府監
管不力,目前政府沒有為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對待那些劣質企業的監管力度不夠。
對于中國制造業品牌現狀,商務部外貿司商務參贊劉長表示,中國制造品牌和世界品牌存在差距是不爭的事實,要想使中國制造品牌真正的“走出去”,中國制造業企業需要在未來進一步提升其品牌價值。
提升中國制造品牌的價值,其根本就是提升中國制造的含金量。事實上,這已在各界成為了共識——從今年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到正式發布,足見各界提升中國制造含金量的決心。
國務院今年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吨袊圃?025》提出了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
目標,還提出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
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十大重點領域。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
德工程學院副院長馮曉表示,“中國制造2025”戰略將極大地促進中國制造含金量的提升,這是未來中國制造企業、中國品牌參與國際競爭力的根本。他認為,
被世界廣泛認可的“德國制造”,也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目前中國制造正在進入制造業品質不斷提升的階段,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相
信中國制造也會向曾經的德國制造一樣,迅速提升品質,并受到全球用戶的青睞。
工業戰略護航制造業升級
在解讀“中國制造2025”戰略時,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這意味著到2025年我國制造業水平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基本實現工業
化,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二方陣。苗圩說,世界各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時,通過正面的和反面的經驗和教訓深刻地認識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實體經濟發展
的支持。
從國際上看,世界各國紛紛提出了提振制造業發展的戰略和規劃;從國內看,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要求我國制造業從
此前長期處于價值鏈低端發展,逐步向中高端發展邁進。而推進中國制造2025戰略,就是為了解決“如何引領和帶動整個新一輪發展”、“發展的路徑是什
么”、“在哪些領域加快發展來促進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等具體問題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制造2025”戰
略明確要求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
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十大重點領域。信息技術、機器人等多個行業的業內專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上
述十大重點發展領域,每個都有更多當前需要重點發展的子領域,一旦得到突破,不但自身的發展水平會得到快速提升,還將促進相關行業共同發展。此外,上述十
大產業產業鏈完備,上下游環節眾多,一旦核心領域得到發展,還將逐步對其他產業環節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這意味著,未來上述十大領域將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國
際競爭力的制造業企業,屆時這些企業和品牌,將有望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打入國際市場。
事實上,由工信部等部委聯合推出的
“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已對做大做強制造業企業、提升制造業企業品牌國際競爭力做出了規劃。例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高檔數控機
床和機器人領域,路線圖就指出,力爭在2025年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企業,并在相關國際市場躋身前列。
“一帶一路”將成重要推手
如果說中國制造2025戰略,是推動中國制造品牌提升含金量的重要舉措,那么“一帶一路”則是實現中國制造品牌“走出去”的重要推手。
高鐵成為中國制造“走出去”最為亮眼的明星。此前不久,李克強總理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共同登上從蘇州開往上海的高鐵列車;他在11月23日同馬來西亞
總理納吉布舉行會談時,力推中國鐵路“走出去”。李克強表示,將中方技術與成本優勢同馬方基礎設施建設要求相對接,積極探討開展馬來西亞-新加坡高鐵建
設、馬來西亞南部鐵路建設等項目。而此前塵埃落定的中泰、中印、中老等鐵路項目,也讓外界看到了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除了高鐵外,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制造企業也表現搶眼。目前,華為、小米、聯想、一加等國內手機廠商已陸續進入國際市場,并在印度、巴西,以
及東南亞市場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以小米為例,2014年進入印度市場后其在印度市場的銷量迅速攀升,到2015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的銷量已經比2014
年同期翻了三番,占據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約4%的市場份額。
聯想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也令人側目。聯想最新財報顯示,2015年
第二財季,聯想在新興市場的手機銷量增速迅猛。聯想手機在中國以外市場的總銷量同比增長295%,售出2470萬部。與此同時,聯想平板電腦業務也表現搶
眼,完成了逆勢增長,數據顯示其平板業務連續四個財季實現盈利,全球市場份額達到6.3%,位居全球第三。聯想個人電腦的全球市場份額也繼續占據第一位,
并且順利突破20%大關。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深入,將會有更多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完成“走出去”的關鍵轉變。中國機
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特別顧問朱森第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不少基礎設施尚未完備的國家為中國制造業企業提供了很大的市場機遇。中國企業應當抓住
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機遇,推動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產品“走出去”。
我國政府也看到了“一帶一路”對中國制造
品牌“走出去”的重要性。5月1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將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
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為重點行業,分類實施,有序推進。這意味著上述行業將有望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實施,成為中國
制造品牌走出去的排頭兵。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認為,時至今日,“一帶一路”對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來說,是最好的歷史機遇。手機、冰箱、電腦等一系列中國制造的誕生并“走出去”,不但是一個大國崛起不可或缺的標志,還是中國制造企業長盛不衰的保證。
魏建國認為,不少中國制造企業已經具備了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的實力:在大型機械設備制造領域,由徐工、三一重工等代表的企業,已具備了世界先進的技術能
力。高鐵產業已具備多項世界第一,成為中國制造業的金字招牌;在家用電器領域有以海爾和長虹為代表的企業,這兩個品牌已經進入世界品牌500強。特別是海
爾的洗衣機,過去是貼別人的品牌,現在它在意大利、印度、馬來西亞等全球多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供應商,別人靠海爾的品牌生存;在消費電子領域,以華為榮耀為
代表的企業和品牌已經走向海外。特別是華為榮耀,在歐洲等高端市場就賣得很好。在一些新興領域,近些年涌現出諸如大疆無人機以及藍思科技等代表企業。隨著
“一帶一路”戰略的有序推進,這些企業的產品和品牌也有望受益,并最終進入更多國家和市場,逐漸建立起企業口碑和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