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出機起源于18世紀,Joseph Bramah(英格蘭)于1795年所制造的用于制造無縫鉛管的手動活塞式壓出機就被認為是世界上的第一臺擠出機。從那時起,在19世紀前50年期間,擠出機基本上只適用于鉛管的生產、通心粉以及其它食品的加工、制磚及陶瓷工業。在作為一種制造方法的發展過程中,第1次有明確記載的是R.Brooman在1845年申請的用擠出機生產固特波膠電線的專利。固特波公司的H.Bewlgy隨后對該擠出機進行了改進,并于1851年將它用于包覆在Dover和Calais公司之間的第1根海底電纜的銅線上。1879年英國人M.Gray取得第一個采用阿基米德螺線式螺桿擠出機專利。
在此后的25年內,擠出方法逐漸重要,并且逐漸由電動操縱的擠出機迅速替代了以往的手動擠出機。1935年德國機械制造商Paul Troestar生產出用于熱塑性塑料的擠出機。1939年他們把塑料擠出機發展到了一個現階段——現代單螺桿擠出機階段。
傳統螺桿擠出機擠出過程,是靠機筒外加熱、固體物料與機筒、螺桿摩擦力及熔體剪切力來實現的。“摩擦系數”和“摩擦力”,“粘度”和“剪應力”是影響傳統螺桿擠出機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影響“摩擦”和“粘度”的因素十分復雜,因此,傳統螺桿擠出機擠出過程是一個非穩定狀態,難以控制,對某些熱穩定性差、粘度高的熱敏性塑料尤為突出。自60年代以來,世界上各國學者對螺桿擠出機理進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但由于他們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傳統塑料擠出成型機理、機械結構形式和換能方式,因而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傳統螺桿擠出機所存在的如體積龐大、能耗高、噪音大、產品質量提高難等一系列缺點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而如今,現代化的塑料擠出機已普遍采用現代電子和計算機控制技術,對整個擠出過程進行在線檢測,并采用微機閉環控制。為適應生產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塑料成型技術已朝著現代高效大生產與智能化控制方面蓬勃發展。
目前我國塑機行業在全球市場格局中正在發生變化,突出表現為進口設備大幅下滑,當然,進口下滑并不意味著國外設備使用率下降,因為大部分品牌廠家已將生產移至中國;另一方面出口也在放緩,特別在2012增長較快的一年之后,2013年總體放緩明顯。
10月份進口擠出機179臺,進口金額為6679萬美元,進口同比增長61.3%。當然,如此大的增長幅度主要是因為去年擠出機進口從10月份開始出現連續的下滑,今年擠出機的進口總體下滑幅度較大,10月份是下半年首次進口增長。另今年擠出機的出口同樣整體下滑,10月份出口擠出機818臺,出口金額2557.4萬美元,同比下滑了12.3%。從今年總體來看,相對于2012年的大幅增長,今年前10個月擠出機出口下滑了7.3%。
雖然今年我國對泰注塑機出口大幅下滑,但似乎也有回暖的跡像,而實際上擠出機也有需求增長的趨勢,今年1至10月份泰國總共從我國進口擠出機413臺,出口金額2220萬美元,相對去年同期的1588.7萬美元增幅達39.7%,盡管去年是泰國塑機大量更換進品的一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擠出機向來出口單價較低,不過泰國今年單價也突破5萬美元,達到5.4萬美元。
另外,雖然10月份俄羅斯進口擠出機大幅下滑,但俄羅斯目前依然是我國擠出機的最大進口國。10月份進口金額156.6萬美元,占我國擠出機出口總額的6%,與泰國相當。
總之,對于在目前塑機的全球格局來看,主要呈現幾個特點:一,進口在減少;二,出口增速在放緩;三,出口單價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