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機床產業困難重重,有業內人士直言去年是十幾年來行業最難熬的低谷,全國近九成的機床企業陷入虧損,一批企業宣布倒閉。
如此看來,過去幾年關于傳統產業轉型的討論或是嘗試在市場反映層面并不理想,這或許一方面是由于傳統的制造業仍處在周期的下行通道中,盈利與估值的拐點仍未臨近,因此行業內部催生變革的壓力沒有這么迫切。另一方面也可以認為,行業相關的積累仍處于初級階段,沒有達到量變的時機。
但過去的一年確實也讓大家看到一些不同,首先隨著行業持續的低位運行,行業內部變革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企業已經自主走上了變革之路。此外,在資本的幫助下,機床制造業通過自主研發和海外技術引進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正在加速追趕以實現彎道超車。還有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傳統的機床制造業不可避免被卷入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顛覆趨勢中,工業化4.0為行業發展指明了前行方向。
自主自發
作為工業母機,機床行業無疑是中國的制造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門。毫無疑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伴隨著國內強大的內需,中國機床制造業的增長速度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因此,國際上世界知名的機床企業也都先后以不同形式在國內謀求市場份額。
但經過近幾年的低谷徘徊后,很多業內同仁都痛苦地發現了高速發展后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大而不強。
“高端失守、低端混戰”這句現在幾乎是行業內人所共知的話確實很好地概括了彼時機床工具行業所處的形態。
改變,不僅需要自身的認識,有時候更來自外部的壓力。在需求強勁的市場下,即便有改革的想法的企業很多,但能堅持并心無旁騖堅決執行的就很少了。
但現在外部環境顯然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市場的需求急劇縮減,新常態一詞在2014年工業運行態勢中被普遍提及,而其中重要的內涵之一就是低速運行將維持一段時期。其次,業內認為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人工紅利帶來的優勢不復存在。
但這只是事物的一面,換個角度來看,嚴峻是市場無疑是倒逼行業轉型的最大助力,而人口紅利的變化也是人口結構導致的后果之一。因為廉價勞動力所依賴的中等教育畢業生數量在2011年后出現斷崖式的下滑,同時高等院校畢業生卻出現爆發式的供應。
當然工資水平上升將帶動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壓縮傳統制造業的利潤空間。但對于高端制造業,中國人力資本結構特有的工程師紅利卻有利于傳統制造業的升級。
因此傳統機床制造業所依靠的高耗能、高投入模式將不可持續,傳統制造業所面臨的挑戰將催生行業從內部變革的需求。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惠仁在總結2014年行業運行情況時得出判斷是:行業主體仍未走出下行區間,但幅度趨緩。
他認為,行業運行趨穩的動力來自于企業的主動作為,在這一輪行業結構調整中,盡管企業具體狀況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企業都在轉型調整中從不同的角度付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如今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的效果開始逐漸顯現,這也正是行業運行趨穩的一個根源所在。他說,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機床工具行業開始了長達三年半的調整,而重機行業則在2010年便開始了。
確實,如果說頭兩年,還有人還在等待市場的恢復,而現在已經普遍認識到,而今的形態不會是一個短期的過程,靠苦“熬”是行不通的,企業惟一的出路就是主動調整,轉型升級。
資本助力技術升級
現在來看,機床行業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在中端機床市場一塊。國外機床企業近年來發展的趨勢之一就是在高端主導的基礎上向下延伸,重點開拓中端市場。而在轉型升級的大潮下,搶奪中端市場無疑是中國機床行業必走的路徑。
而這必須要依靠技術的進步。我們知道技術進步有兩種實現方式,自己投資進行研究和開發,或者向其他國家學習模仿。
自主開發尖端技術不僅資本的要求比較高,也且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雖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技術積累,在技術升級的后期會發展比較快。另外一條路則是引進發達國家技術設備,發揮后發優勢,而缺陷是關鍵的技術會有引進困難,被發達國家封鎖。
因此近年來,中國機床行業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方面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增加科研投入。另一方面,企業走出去通過海外并購的方式在海外收購技術、設備和市場。
2014年機床行業的熱點關鍵詞之一就有海外并購,比如日發精機收購意大利MCM公司,依托其在鋁、鈦等高溫合金材料零部件加工領域的優勢,開始全面布局航空航天市場。還有臺州北平機床有限公司與德國施耐壓機床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協議。北平機床出資300萬歐元,收購了德國這家近百年的機床企業,完成了當地機床企業首次海外并購。
而在更早之前,沈陽機床、大連機床、北一等已經有不少的企業實施了海外并購的戰略??梢哉f,中國機床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主要目的,大多是想借助其平臺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實際上,在實施這一戰略之前,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已經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進行市場換技術的策略,而結果卻很讓人傷心,市場丟了,而技術仍沒有很好地掌握。買下對方,近距離研究、學習這種海外并購方式于是醞釀而成。
但在一波并購熱潮后,也有人士反思,既然我們的目標是技術,那么其技術能否迅速轉移過來并且被及時消化掉,是值得推敲的。很多時候,跨國并購后產權轉移了,技術轉移卻存在障礙,因為某些核心技術不允許出境使用。
比如北一對德國科堡的并購,科堡很多核心技術,在德國用沒有問題,但是拿到中國來就是不允許的,因為當地政府對于哪項技術不準出境使用都有明文規定。類似的規定,在日本、美國也有。當然除了海外并購外,行業內部資本運作的案例也存在,比如2014年機床行業又有兩家企業成功上市。合肥合鍛機床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于2014年11月7日在上證交易所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4500萬股。11月11日,寧波精達成形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上交所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000萬股。此外11月12日,富士康在安慶收購了安徽省鴻慶精機公司80%股份,有人士分析稱,這預示著富士康正從制造業向智造業轉變。
當然,實現行業轉型升級,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政策的支持力度。繼《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把發展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納入16個重點以來,國家對機床工業的關注就未曾停止。比如《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而現在業內熱議的中國制造2025,先進的智能制造無疑是其中的一塊,而這也會是機床行業成長的催化劑。在工業4.0時代,利用新技術彎道超車,實現后發優勢已是我國制造業轉型的訴求。因此作為工業母機,中國機床行業無疑引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良機。